“你以为的机会,其实是主力精心编织的陷阱。”老陈的一次亏损经历,再次为无数散户敲响了警钟。故事很简单:看到早盘股价急拉5%,他冲动追进,结果当天就跌了7%。想着反弹,他一路苦等,最后忍痛割肉离场。这个情节乍一看像是散户的炒股日常,但细想下去,其实是在说一件很残酷的事:主力的套路,总能轻松“拿捏”绝大多数散户。
揭开这层套路的面纱,你会发现,故事背后那些高举高打、诱人买入的走势信号,很多时候都是主力下的一盘“韭菜棋”。主力控盘,绝不是随心所欲的“拉一拉、砸一砸”,而是用一整套看似“有迹可循”的方法,设计出涨会涨的假象,或者制造出割肉的恐慌。这时候,没有点基本功的散户,真的像是被关进迷雾里的羔羊,根本没方向感。曾几何时,多少人也像老陈这样冲进去,却一次次“抬轿”给主力、完成了自己的“韭花落地梦”。
炒股的战场上,其实还真没有魔法,主力控盘的套路都是基于人的心理行为模式,用三个核心点重复操作:缩量上涨是假行情,破位下跌是分手信号,急拉急停是骗局标配。别小看这几条规律,掌握了它,基本上散户就能撕掉“韭菜证书”,从短期的“打脸玩家”转变为挥枪避坑的守株人。
比如,让无数股民中枪的缩量上涨,它大多发生在股价早盘拉升的不久之后。一支股票看似涨了,但成交量却比前一天减少三四成,这时候想都不用多想,基本是主力在用几百块钱的烟花燃放费营造繁荣场面,吸引散户进来接盘。一个很形象的比喻:你是不是见过小区楼下的房东挂出低价出租广告,刚开头租金恨不得直冲白菜价?等真交定金了,才发现合同后边藏着用水、地暖等一堆额外附加费。缩量上涨和这个套路没什么两样,盯量能这一眼,能少踢一场雷!
再说破位下跌。股票就像一件瓷器,有它心理价位的合适底线。主力控盘时,通常会守住一些重要位置,比如某条均线,或者上次调整时的关键点位。而当股价像发面团掉出锅,彻底击穿这些支撑位的同时,成交量突然飙升,你以为它是跌到头了,但其实背后正是主力“上船不招呼、弃船悄悄跑”的经典场面。去年消费板块某个股票,就是15元没守住时放量,后续一路跌成了10元,离开的股民忍住疼,卧槽一声也算脱身;留念的只剩临冬城漫漫寒夜。
你还别笑,最让散户“交学费”的其实是急拉。很多人看到股价早盘开盘猛拉一口气冲到5%、6%,那追高的手不免在键盘上“蠢蠢欲动”;更有些尾盘时候被偷袭急拉的案例,如果你不仔细看背后的成交量,分分钟一脚踩进坑中。要知道,主力利用尾盘“奶”一口上去,第二天一字马下杀,散户入套快得缩成摄像头慢动作都救不了。
但,倘若你问,散户凭什么学好这三条规律,才能不被“按头提款”?建议也很接地气:第一条,不要对市场走势太过情绪化,经验,要结合铁律二二配套,综合甄别。比如说,缩量也许某时洗票洗盘动作,不一定名列割韭米表。
配资平台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